■澳大利亞潛水員在海中執行搜尋任務。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 澳大利亞搜尋馬航370航班聯合協調中心總協調人休斯敦9日在珀斯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澳“海洋之盾”號軍艦8日再次兩度偵測到水下疑似“黑匣子”脈衝信號,他認為多國搜尋力量目前正在“正確”的位置開展工作。
  休斯敦說,“海洋之盾”號分別於珀斯時間(與北京時間一致)8日16時27分和22時17分兩度偵測到信號,第一次信號持續了5分32秒,第二次信號持續約7分鐘,這一“鼓舞人心”的進展將有助於進一步縮小搜尋範圍。加上此前的兩次,迄今該船已經4次偵測到水下信號,且都在同一片海域。
  休斯敦同時確認了“海洋之盾”號第一次和第二兩次偵測到信號的時間,分別為珀斯時間5日16時45分和21時27分。
  休斯敦用地圖向記者們講解了4次信號的偵測位置,它們之間的距離最小約10公里,最大約25公里。他表示,儘管這顯示搜尋力量“正在正確的位置開展有關工作”,但“除非用眼睛看見了飛機殘骸”,否則仍不能確認這就是飛機最後入水的位置。
  休斯敦強調,他對最終發現失聯飛機較為樂觀,但仍需偵測到更多信號,確定信號源具體位置,才能將自主水下航行器投入使用,否則在海床上四處搜索將是“痛苦”的過程。
  另據在場的澳大利亞和美國軍方人員介紹,雖然澳方偵測到的信號頻率是33.3千赫茲,不同於“黑匣子”通常發出的37.5千赫茲頻率,但據“黑匣子”生產商提供的資料,“黑匣子”上的水下信標已有6年曆史,受電池逐漸耗盡及周邊水域、水溫變化影響,這種頻率變化是可能的,而目前可以肯定偵測到的信號是由人造裝置發出的。
  ■問答
  已4次收到信號
  黑匣子搜索神器為何按兵不動?
  截至北京時間9日,各方已4次偵測到與失聯客機黑匣子特征相符的脈衝信號。然而,據信能在水下利用聲吶、攝像機探測的“藍鰭金槍魚”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依然在澳海軍“海洋之盾”號補給艦上“按兵不動”,引發不少疑問。
  為何不放“藍鰭金槍魚”入�
  前美國運輸部督察長瑪麗·夏沃解釋說,探測到脈衝信號的位置不等同於信號源所在位置。在同一平面上,信號源可能位於探測點方圓約8000米內的任何一點,更何況這一信號從至少4000米的深海發出。
  能否讓“藍鰭金槍魚”和聲波定位儀同時搜尋?
  在同一片水域中,兩個利用聲波探測的儀器會相互干擾,因而不能同時使用。
  既然不能同時使用,為何不用“藍鰭金槍魚”代替聲波定位儀搜尋?
  印度尼西亞獨立航空分析師格裡·蘇亞特曼解釋說,“藍鰭金槍魚”的搜尋原理是依靠聲吶設備在海底掃描,但一整天只能搜尋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區域,搜尋一平方公里可能需要一個月。而根據澳方公佈的數據,9日搜尋面積仍有大約7.5萬平方公里。
  “藍鰭金槍魚”何時能下水?
  澳方表示,待黑匣子徹底停止發射信號後,才會動用“藍鰭金槍魚”。實際上,黑匣子信號發射器的電量7日已達到設計壽命,理論上至多再維持15天。
  (新華社)
  (原標題:澳軍艦再偵測到疑似黑匣子信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a50oacs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