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人乃萬物之靈長。人的獨特處之一就是人可以懷揣夢想。當然,每個人夢想的具體目標物千差萬別,而且每個人在其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生活境遇中所描述的夢想也會有顯著的變化。有的夢想僅僅是畫餅充饑、望梅止渴,無非是想想而已,有的夢想卻可以轉化為行動的意志,並升華為改變世界的動力。讓夢想成為現實,必須滿足如下三個條件:首先該夢想必須是現實需要的折射。只有立足於滿足或者更有效地滿足現實需要的夢想才有現實化的可能。其次該夢想的提出正當其時。當魯班想造出可以讓人飛翔的器具時,他的夢想在當時充其量只是幻想,而19世紀末懷特兄弟想造出滑翔機飛上天空,這一想法得益於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和機械技術的進步而變得可行,他們也因此成為現代飛機之父。第三,要有圍繞此一夢想而進行的持續、疊加的努力,這才會使得該夢想成為可見並深刻影響人們的偉大實踐的始因。那些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科學理論發展或者生活方式狀態的夢想此時就提供了上述革命中的“範式”,為後續的一系列思想、行動提供了最初的“念頭”。
  高鐵進入普通中國人的視野始於200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鐵路的正式通車。建設該高鐵的提議則是在2002年2月召開的“京津經濟一體化戰略研究與建議”課題討論會上南開大學劉乘鐮教授的發言,可以說他是今日中國第一個懷揣高鐵夢想的人。作為學者,劉教授多年來關註並跟蹤日本、法國為代表的高鐵技術領先國家,讓他心生在中國建設高鐵的清晰思路。原中國鐵道部開始將高鐵建設列為鐵路發展的重要牽引力,制定出“四縱四橫”的全國高鐵網絡佈局,中國進入到高鐵建設全面提速的時期。高鐵建設不僅帶動了中國諸多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讓民眾的出行有了更多的選擇。高鐵從少數學者的夢想變成了中國鐵路“操盤人”(包括決策者、建設者、運營者等)的夢想,這些都得益於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市場需要和政府財政的巨額投入。高鐵夢想由此一步步成為現實。
  然而,夢想與現實的關係並非簡單的決定和被決定的關係,相反,它們之間既有相互增益的正向作用,又有難以剋服的相互掣肘。一方面夢想的提出,指引了現實,給現實以激勵,又顯示了現實的“骨感”,給現實以無情的負面評價;另一方面現實化一旦達成,就遠離了夢想,失去了夢想原初的多樣可能性,同時維護現實的衝動又會遏制人們進一步提出新夢想,現實化很可能就是夢想的終止符。高鐵建設中所蘊含的夢想與現實的關係也有類似的困境。高鐵無非是軌道交通的一種方式,是為了更好滿足人類出行需要而產生的新技術,它要服務於人類幸福生活的目的。一旦高鐵建設成為壓倒一切的目標,高鐵就成為了人役於物的現代異化形式。
  《最完美的抵達》的作者戴榮里先生是親歷了中國高鐵建設的參與者,他對高鐵的溢美在全書中自然流露,卻毫無做作之感。我相信,讀者完全理解他的這份感情投入。事實上,《最完美的抵達》也不是一味謳歌,也對其中的敗筆有所揭示,例如,對2011年的甬溫線特大鐵路交通事故的全面分析就顯示出了作者的冷靜和理性。戴先生融合了技術員、施工者、觀察者、寫作者等多重角色於一身,對中國高鐵夢想的解讀就多了幾分厚重,全書不僅有對夢想的敬仰,更有對現實的反思。中國高鐵建設不能一味高歌猛進,還要有更多的凝重之思和深切之問。在中國高鐵經歷了近十年的大發展之際,《最完美抵達》一書的問世,就好像密涅瓦河畔的貓頭鷹“在黃昏時起飛”了,它要向人們宣示適時的思考,喚起我們去追問技術之善與我們的美好生活之深切關聯。這樣的追問對於當下中國尤其迫切。
(編輯:SN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a50oacs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